大腸鏡怎麼選?高品質大腸鏡,降低大腸癌風險 胃腸肝膽科鄭以勤院長 | 雅丰纖境腸胃科

高品質大腸鏡: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
台灣癌症發生率男性第一名!大腸癌為何讓國人聞之色變?
大腸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癌症發生率男性冠軍,是威脅國人健康的重大疾病。然而,與其他癌症不同的是,大腸癌屬於「可預防、可早期發現、可治癒」的癌症,而其中關鍵的一步,就是做對、做好一件事 ── 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。
為什麼非做大腸鏡不可?
早一步發現息肉,就能擋下癌症
大腸癌的發生常從良性的腺瘤性息肉開始,這些息肉在體內悄悄生長、無聲無息,不會有明顯症狀。但隨著時間推移,部分息肉可能變性、惡化為大腸癌。若能在息肉階段就發現並切除,幾乎可以完全避免癌症的發生。
大腸鏡就是目前最有效發現並處理息肉的方法。相較於糞便潛血等初篩工具,大腸鏡具備直接觀察、即時診斷並可同步切除病灶的優勢,堪稱是大腸癌防治的「黃金標準」。
不是做了就好 ── 高品質才重要!
許多人以為只要「有做大腸鏡」就安心,事實上,大腸鏡的品質落差極大,關鍵在於檢查過程是否「看得清楚、看得仔細、看得完整」。根據國際研究,檢查醫師的「息肉偵測率(adenoma detection rate, ADR)」與病人的未來罹癌風險呈反比 ──
換句話說,醫師愈能在檢查中發現息肉,病人未來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就愈低。
一項發表於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的研究顯示,每提升1%的息肉偵測率,可降低3%的大腸癌罹患風險與大腸癌死亡率。
反之,若偵測率低、息肉遺漏,可能導致數年後才被診斷出進展期癌症,失去早期治療的機會。
高品質大腸鏡該具備什麼條件?
一場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 6 大條件,應包括以下幾點:
完整進入盲腸:代表大腸鏡深入整段大腸,沒有遺漏部位。
適當腸道清潔:乾淨的腸道讓視野清晰,減少遺漏。
充足的檢查時間:特別是退鏡時,建議觀察時間應達6-8分鐘以上,以利仔細檢查黏膜。
氣體使用:使用CO₂取代空氣灌氣,有助於減少檢查後腹脹不適。
使用高畫質影像與染色技術:有助於偵測扁平型或隱匿性病灶。
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:具良好ADR的內視鏡醫師能顯著提升檢查效益。
別讓健保迷思誤導!選對醫師與設備才安心?
💡 立即行動 →了解高品質大腸鏡檢查與設備
台灣的健保制度雖然健全,但大腸鏡檢查品質仍有參差不齊的現象。
部分民眾因為價格考量,選擇品質未必達標的檢查單位,可能造成息肉被遺漏,反而得不償失。
建議民眾在選擇大腸鏡檢查時,應考慮:
詢問醫師的息肉偵測率或平均退鏡時間。(本院所提供檢查完整影片)
選擇有高品質設備、經驗豐富醫師的醫療院所。
定期接受檢查,尤其是40歲以上或家族有大腸癌病史者。
一次高品質檢查,把握「看得見」的預防機會
大腸癌不是不能防,也不是不能治,而是關鍵在於「夠不夠早發現」。一次高品質的大腸鏡,勝過數次草率的檢查。別讓便宜、快速掩蓋了真正重要的── 您的健康。選擇高品質大腸鏡,就是選擇一份對自己與家人的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