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陳峙嘉醫師】食物動力學(2)中醫觀點

2_5.jpg

食物動力學-醫觀點

從解剖的角度來看,食物進到人體以後會經過一連串的組織、器官、腺體的作用,形成各種形式被人體利用,最後將廢物排出體外;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這一連串的作用幾乎可以用“脾“來概括從西方生理學角度看,脾是一個滿布血管的淋巴組織,它是血液的貯存庫及過濾器,它亦是身體早期的造血器官;從中醫的角度看,脾並不只是負責這些跟血液相關的功能(脾統血),脾的功能還包括消化系統(脾主運化),也和身體的水液代謝有關。

運化有轉運輸送及消化吸收的意思,按中醫理論,脾是主要的消化器官,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用以化生氣血的精微物質,當食物進入身體後,脾提取食物及液體中的精微營養物質,這在中醫理論中稱為水穀精微;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包括運化水穀精微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。運化水穀精微,即是指對飲食的消化和吸收,並轉輸其精微物質的作用。

中醫認為,飲食經脾、胃的消化吸收後,須賴於脾的運化功能,才能將水穀轉化為精微物質,並依賴於脾的轉輸和散精功能,才能將水穀精微布散於全身,而使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等各個組織、器官得到充足的營養,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,脾的運化水穀精微功能旺盛,則飲食水穀方能化為精微,生成精、氣、血、津液,以充養人體,進行正常生理活動;反之,若脾失健運,則出現食慾不振、腹脹、便溏、消化不良,以至倦怠,消瘦等氣血生化不足的病變。水穀精微中的水液會由脾上輸於肺,經肺的宣發肅降送達全身;而另一部分的水液則會下達於腎及膀胱,化為尿液排出體外,這方面的功能中醫稱為運化水濕,脾的這一功能正常,能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,也就防止濕、痰、飲等病理產物的生成。反之,就會導致水液在體內的停滯,而產生濕、痰、飲等致病因素而發生多種疾病如水腫、泄瀉等。

另外,脾主升清, “升”是上升的意思;“清”是指水穀精微等營養物質;脾主升清可大略分為以下兩方面:一是將水穀精微物質上輸於心、肺,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,以營養全身;二是主升提,以維持機體內臟的正常位置。所以若脾失升清,則水穀精微上升布散失職,則可出現神疲乏力,頭目眩暈,腹脹泄瀉等症;脾氣下陷,則可引發內臟下垂,如胃下垂、子宮脫垂等或發為久洩脫肛、痔瘡等病症。

分享: